看看外國的月亮圓不圓?
大仙2012年去德魯巴的時候,在德國參觀印刷企業,發現德國的印刷企業對效率及質量要求極高,他們在印刷機使用到能夠收回成本或到達一定年限后就會折舊賣掉,并且政府采取的鼓勵式補貼也對企業更新設備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印刷機的磨損率和折舊率一般都比較低。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國外印刷工的素質普遍較高,操作熟練,對機器的日常保養、定期維護也一絲不茍地執行。因此,這些印刷機在國外即使被淘汰,依然都能保持著與新機相差不遠的良好狀態。
反觀國內,大仙一周至少跑5家印刷包裝企業,也算得上閱企業無數了。國內印刷市場工價普遍較低,企業為求薄利多銷,有了業務機器就日夜不停地運轉,以量來爭取更多的利潤。在這種情況下,機器的保養常常是難以到位。在長期高負荷運轉下,機器的磨損率和故障率節節上升。
因此,國外二手印刷機進口后,憑借使用率、折舊率、性能品質以及價格等方面的不俗表現,以高性價比吸引了眾多國內印刷企業的眼光。
都說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那外國來的二手機器是不是也是部分囊中羞澀的企業的不二選擇呢?不管進口不進口,大仙借用一位行業大佬的話,“購買二手印刷機本身就是一個高風險的事情,可以讓印刷廠上天堂,也可能會讓印刷廠下地獄,購買的本身就是一場賭博。”
二手機,買或不買,都要關注這四大點
第一,是成本。
提起二手機很多朋友首先想到的是比新機投資成本低,但是對企業來說二手機和新機的成本是否算清楚了呢?
舉例,同樣品牌同樣型號的二手機價格可能只有新機的50%左右。但是有很多因素沒有考慮進去。
1、財務方面,對于規模以上企業而言,有14.5%是增值稅可以進行抵扣,各地還有相應的技改政府補貼,這樣差距就拉近了20%;后期還可以進行折舊;
2、費用方面,新設備的價格包括了運輸、安裝、配件等費用,這樣差距又拉近了5%;
3、效應方面,新設備的配置較高,開機時的速度跟二手設備相差無幾,但停機的時間少,有效使用時間的優勢是明顯的;
4、殘值方面,新設備用了5年之后一般可以賣到50%的價格,而二手設備貶值要快得多。
第二,是風險。
不是說購買新機就100%沒有風險,只是相比而言,二手機的略大一些。
1、質量風險,很多客戶都表示購買二手設備有點賭的意味在里面,弄得不好會出現套印不準、跳色等情況,所以購買二手設備務必通過有資質的公司,直接前往歐洲等地采購;
2、法律風險,購買二手機,切莫貪圖便宜非正常報關。小企業愿意一搏,但規模以上企業家大業大觸犯法律就得不償失了,一般被工商、稅務和海關查處,輕則處罰高額罰款,重則遭遇牢獄之災;
3、交易風險,就大仙所知,有一家客戶因為中間商的實力不夠,設備延期交貨了1年多,差點錢財兩空。
第三,是產品。
畢竟投資是有成本,是要有回報的。一方面,如果產品質量要求不高,產品利潤率過低,投入新機的回收周期過長,不如二手機來得明智。
另一方面,如果產品對工藝的要求過高,比如幅面過大、色組過多,在利潤不可預期的情況下,投資二手設備也是不錯的選擇。
第四,是市場。
企業不僅要從自身的投資回報、發展階段、財務管理等方面考慮,還應該著眼企業之外,來權衡是購買二手機還是新機。
1、競爭力。比如,當地其他企業的配置怎樣,比如周邊企業原來都是二手,很明顯企業再上二手機,未來的業務不容樂觀。
2、影響力。新設備往往可以帶來較好的廣告效應,特別是純加工的,可以吸引更多的業務。
以上就是大仙的吐血解讀,企業投資新機還是二手機一定要根據自身規模、產品特點、市場格局、投資回報等因素來考慮。
大仙2012年去德魯巴的時候,在德國參觀印刷企業,發現德國的印刷企業對效率及質量要求極高,他們在印刷機使用到能夠收回成本或到達一定年限后就會折舊賣掉,并且政府采取的鼓勵式補貼也對企業更新設備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印刷機的磨損率和折舊率一般都比較低。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國外印刷工的素質普遍較高,操作熟練,對機器的日常保養、定期維護也一絲不茍地執行。因此,這些印刷機在國外即使被淘汰,依然都能保持著與新機相差不遠的良好狀態。
反觀國內,大仙一周至少跑5家印刷包裝企業,也算得上閱企業無數了。國內印刷市場工價普遍較低,企業為求薄利多銷,有了業務機器就日夜不停地運轉,以量來爭取更多的利潤。在這種情況下,機器的保養常常是難以到位。在長期高負荷運轉下,機器的磨損率和故障率節節上升。
因此,國外二手印刷機進口后,憑借使用率、折舊率、性能品質以及價格等方面的不俗表現,以高性價比吸引了眾多國內印刷企業的眼光。
都說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那外國來的二手機器是不是也是部分囊中羞澀的企業的不二選擇呢?不管進口不進口,大仙借用一位行業大佬的話,“購買二手印刷機本身就是一個高風險的事情,可以讓印刷廠上天堂,也可能會讓印刷廠下地獄,購買的本身就是一場賭博。”
二手機,買或不買,都要關注這四大點
第一,是成本。
提起二手機很多朋友首先想到的是比新機投資成本低,但是對企業來說二手機和新機的成本是否算清楚了呢?
舉例,同樣品牌同樣型號的二手機價格可能只有新機的50%左右。但是有很多因素沒有考慮進去。
1、財務方面,對于規模以上企業而言,有14.5%是增值稅可以進行抵扣,各地還有相應的技改政府補貼,這樣差距就拉近了20%;后期還可以進行折舊;
2、費用方面,新設備的價格包括了運輸、安裝、配件等費用,這樣差距又拉近了5%;
3、效應方面,新設備的配置較高,開機時的速度跟二手設備相差無幾,但停機的時間少,有效使用時間的優勢是明顯的;
4、殘值方面,新設備用了5年之后一般可以賣到50%的價格,而二手設備貶值要快得多。
第二,是風險。
不是說購買新機就100%沒有風險,只是相比而言,二手機的略大一些。
1、質量風險,很多客戶都表示購買二手設備有點賭的意味在里面,弄得不好會出現套印不準、跳色等情況,所以購買二手設備務必通過有資質的公司,直接前往歐洲等地采購;
2、法律風險,購買二手機,切莫貪圖便宜非正常報關。小企業愿意一搏,但規模以上企業家大業大觸犯法律就得不償失了,一般被工商、稅務和海關查處,輕則處罰高額罰款,重則遭遇牢獄之災;
3、交易風險,就大仙所知,有一家客戶因為中間商的實力不夠,設備延期交貨了1年多,差點錢財兩空。
第三,是產品。
畢竟投資是有成本,是要有回報的。一方面,如果產品質量要求不高,產品利潤率過低,投入新機的回收周期過長,不如二手機來得明智。
另一方面,如果產品對工藝的要求過高,比如幅面過大、色組過多,在利潤不可預期的情況下,投資二手設備也是不錯的選擇。
第四,是市場。
企業不僅要從自身的投資回報、發展階段、財務管理等方面考慮,還應該著眼企業之外,來權衡是購買二手機還是新機。
1、競爭力。比如,當地其他企業的配置怎樣,比如周邊企業原來都是二手,很明顯企業再上二手機,未來的業務不容樂觀。
2、影響力。新設備往往可以帶來較好的廣告效應,特別是純加工的,可以吸引更多的業務。
以上就是大仙的吐血解讀,企業投資新機還是二手機一定要根據自身規模、產品特點、市場格局、投資回報等因素來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