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關于網點的那些事兒:網點基礎詳解
【延伸】:網點基礎詳解之網點的形狀
【延伸】:網點基礎詳解之網點的角度
【延伸】:網點基礎詳解之網點加網方式
在常規印刷中,網點是構成印刷圖像的基本印刷單元,印刷品上由這種圖像單元與空白的對比,達到再現連續調的效果。
印刷品的圖文信息及色彩明暗是在印刷過程中通過大小不同的網點相互間疊加產生各種不同色相和不同明度的變化而組成的。這種由網點形成的圖文在印刷上稱為“網屏”,網屏原本是照相制版中用的一種加網用的一種傳統意義上的“屏”,使用時,將網屏裝在感光片的前面或上面,用以在拍攝時分割入射光線,在感光片上形成與原稿色彩濃淡相對應的大小不同的網點,常用的網屏早期為玻璃網屏,后來發展為接觸網屏。現在新型電子分色機或彩色桌面出版系統,已無需網屏進行加網了。
調幅加網方法中,照相制版是采用傳統的網屏器材加網,電子分色機使用的掛網方式一般是德國Hell公司開發的IS(Irrational Tangent Screening)網點技術(無理化正切網點)和RT(Rational Tangent Screening)網點技術(有理化正切網點)。彩色桌面出版系統中采用的是Postscript加網技術。
網點是印刷工藝中最基本的元素。加網的級數總有一定限制,在圖像的層次變化上不能像連續調圖像一樣實現無級變化,故稱加網圖像為半色調圖像。
網點是印刷復制過程的基礎,是構成圖文的最基本的單位,網點的作用主要有:
1)在印刷效果上擔負著色相、明度和飽和度的任務;
2)是感脂斥水的最小單位,是圖像傳遞的基本元素;
3)在顏色合成中是圖像顏色、層次和輪廓的組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