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曾參加過一臺海德堡102四色膠印機的搬遷、安裝和調試,該機投入生產半年多來,一直運轉良好。但日前承接了一批157g/m2大幅對開銅版紙印活,版面有大面積四色疊印的底色,且布滿反白文字。開印后,該機第三機組有明顯的“甩角”現象,導致反白文字部分套印不準。
設備搬遷時筆者親自對該機進行了檢修,特別對傳紙和壓印滾筒大牙及牙墊都做了仔細調整和換新,估計不會出現問題。因此首先懷疑是印刷壓力和滾筒包襯有問題,但當時機臺操作人員非??隙?,壓力調整及印版滾筒和橡皮滾筒包襯絕對符合標準,沒有問題。
于是,我們將注意力集中到了傳紙滾筒和壓印滾筒叼牙上,但經仔細檢查調整后,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明顯解決。這時我們懷疑是h三機組油墨黏度調節不當,當時印刷色序為:K、M、C、Y。于是,我們將第三機組與第二機組的油墨色序做了調換,變成K、C、M、Y的常規色序,但結果仍不見好轉。
我們又仔細測量了各滾筒的“離讓值”,發現第三機組橡皮滾筒和印版滾筒的離讓值均明顯大于其他三個機組,認為是滾筒兩端的“雙排圓柱滾子軸承”磨損的緣故。至此,大家都認為故障原因已經找到,要更換磨損的軸承。但更換軸承一來費用太大,二來停車時間較長,耽誤生產,而且筆者憑經驗,雖然滾筒離讓值過大有時會導致甩角,但從測出的滾筒離讓值大小來看,甩角不應這么嚴重,且第三色組的滾筒軸承也不可能無故磨損。
我們再次將注意力集中在橡皮滾筒包襯上,將橡皮布打開檢查,結果發現第三機組的橡皮滾筒包襯比標準厚度多出0.10mm,其他三個機組則完全符合要求。海德堡膠印機用的是硬性襯墊,橡皮滾筒包襯多出0.10mm,影響很大。后經機臺操作人員回憶,可能是換包襯時,操作馬虎,多加了一張襯紙,就這樣兩班制生產、使用了近半年。如此說來,滾筒軸承磨損較嚴重就不足為奇了。重新包襯,試印,甩角故障明顯好轉,雖然軸承磨損仍有輕微甩角現象,但經仔細調整后,基本可以滿足活件要求,反白文字的套印也比較準確。
我們找來該機半年內印過的幾批印件研究,發現甩角現象其實早已出現,當包襯出錯時,就出現了,只是當時活件要求不是很嚴格,從活件本身來看并不是很明顯,所以沒有引起機臺操作人員和有關管理人員的注意和重視。
此例甩角故障的警示:
①機臺操作人員必須有高度的責任心和熟練的操作技能,對設備的調整,特別是對包襯和印刷壓力的調整,必須經精確計算后再認真仔細進行,不允許有絲毫馬虎。調整后一定要試印,并仔細檢查、分析印張,檢驗調整結果,發現問題及時排除。
②車間及其他相關管理人員也要認真負責,勤于管理和檢查,尤其是簽樣人員和質檢員在簽樣和進行印品質量檢查時要認真、仔細,絕不能因當時印件基本符合要求、客戶認可,就忽視了一些看似無關緊要的故障隱患。隱患長期存在,往往會導致嚴重的后果,最終給企業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
③在排除故障時,不能一味相信機臺操作人員反映的情況,以免偏聽偏信,誤導問題解決,走不必要的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