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位于長沙縣黃花鎮的湖南凌宇紙品有限公司,最大感受就是這里承接北京曲一線圖書策劃有限公司印刷業務的龐大體量。“曲一線”不但在廠區內設了物流倉庫,建立了電商中心,并將湖南分部也設在這里了。
2020年,“曲一線”將北方印刷業務轉移到長沙,由凌宇等10家企業參與印刷。今年,曲一線計劃將大部分印刷業務投向長沙。
“以前我們是希望把長沙業務留在長沙,而今不但湖南業務留在了長沙,大量外省業務也流向了長沙。”湖南凌宇紙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會開介紹,目前還有幾家北京公司在與他聯系印刷業務,迫切需要有更多長沙印刷企業全面協作才能共同完成。
飛速增長的外省印刷業務投放,是長沙印刷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從這里可見看出長沙打造南方書刊印刷基地的信心與底氣。
逆勢上揚,印刷產業鐘情星城
相比“電視湘軍”“出版湘軍”,長沙印刷行業的姿態似乎顯得低調。但一系列數據表明,長沙印刷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強勁發展態勢。
2019年,湖南印刷業產值僅次于廣東、浙江、山東、北京,居全國第五位。2020年,在疫情的強烈沖擊下,長沙印刷產業逆勢上揚,總產值173億元,增長4.8%。以湖南凌宇為例,2019年產值1億余元,2020年產值便達到3.4億元。
增長的巨大空間,大多來自于外省書刊印刷業務。目前,長沙已與全國眾多書商達成長期戰略合作。北部版塊方面,湖南天聞印務、雅嘉彩印等與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北京五三經典圖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等達成長期合作;鴻發印務、人民今典、湖南立信與北京人教社、外文社、人民社、團結社等達成長期合作;鳴翔印務與湖北書商達成長期合作。西部版塊方面,金鷹印務、湖南華商文化、湖南眾鑫印務與貴州、陜西、廣西等多家出版社達成長期合作;東部版塊方面,長沙超峰印刷、關山美印與江西多家出版社建立了良好合作關系,它們并將重點圖書精裝圖書發給了長沙超峰。
為什么會有這么多外省印刷業務流入長沙?
“近年來,長沙著力打造全國廣大書商心目中質優價好的印刷城市,在政策、設備、質量、服務、物流等方面不斷解決書商痛點,行業認可度不斷提高。”長沙市委宣傳部印刷處負責人表示。
長沙現有印刷企業640家,從業人員1.7萬人。2018年,長沙印刷產值2000萬以上的企業55家,5000萬以上的企業41家;到2020年,產值2000萬以上的企業達到91家,產值5000萬以上的達到45家,長沙印刷呈現出產業不斷集中、智能化程度躍升的特點,具備了廣泛承接外省業務的更多能力。
在綠色印刷成為主要發展趨勢的當下,長沙積極引導印刷企業入園發展,推動產業集群發展,在環保治理、智能化改造、產業集中度方面實現了大的躍升。今年一季度,31家印刷及相關配套企業在開福區和金霞經開區的大力支持下,全力打造智能化、綠色化、4.0版的長沙印刷科技文創產業園,不斷拓展承接全國印刷產業轉移空間。
同時,隨著國家四縱四橫高鐵網絡的搭建,以及航空、貨運物流的完善,長沙區位優勢明顯,在時效競爭日趨明顯的當下,長沙戰略地位愈加突顯。
創新創意之城的“印刷力量”
打造中國南方書刊印刷基地,是長沙印刷行業爭當實施“三高四新”戰略領頭雁,奮力打造國內大循環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發展格局,推動文化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創新之舉。
作為創新創意之城,長沙近年來科技創新成果顯著,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創新發展,將創新成果向產業高端化發展,尤其是長沙文化產業基礎雄厚,為長沙的印刷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經過多年培育,長沙印博會已經成為中部地區規模最大、綜合性最強的印刷行業盛會。
時間回到2020年6月8日—10日,為期3天的中部(長沙)印刷產業博覽會在湖南長沙舉行。這是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全國印刷行業首場大型線下展。
展出面積18000平方米,折合標準展位418個,全國近240家品牌企業參展,吸引20000名專業觀眾觀展……這個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期間舉行的印博會,不但是歷次長沙印刷產業博覽會中規模最大、參與企業最多的一次,也是活動最豐富、最具行業影響力的一次。
這次印博會,成為長沙本地印刷企業展示實力形象、爭取訂單業務的大好機會,除了雅嘉彩印、鴻發印務、雅高彩印、利德印務、瑪雅印務等印刷企業取得收獲外,更多小微企業還以聯盟的形式抱團參展,在印博會中嘗到了甜頭。這些中小企業聯盟中,不僅有印刷企業,還有紙張、油墨、膠水企業,涵蓋印刷業上下游產業鏈,競爭力大為提升,后續效應還在不斷顯現。
為進一步推動長沙印刷業高質量發展、提升長沙印刷業競爭力、擴大長沙書刊印刷影響力,今年,長沙率先全國出臺地方性書刊印刷高標準質量體系。
長沙書刊印刷質量體系,其特點一是覆蓋面廣,是一套完整的質量標準體系,包含印刷原輔材料要求、印刷質量要求、裝訂質量要求、成品質量要求、環保質量要求。二是參數高于國家書刊印刷相關標準。
以教材教輔的印刷標準為例,這套質量體系,要求以生產書刊的質量要求印制高標準教材教輔。裝訂質量方面,增加了白邊、小頁、勒口等要求,提高了裝訂強度等參數要求,同時在教輔產品上增加環保質量要求。
一向以質量要求嚴苛的北京“曲一線”,正是因為高度認同長沙印刷的生產質量,今年一開年,便大幅上調了在長投放業務。
是網紅長沙,亦是書香長沙
圖書、報刊等出版物印刷作為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進程中的作用突出。其中,出版物中的圖書印刷需求與國民教育業的發展是密不可分的,教育的進一步普及將帶動印刷市場穩定增長。
“著重在書刊印刷方面發力,打造中國南方書刊印刷基地,是我們助力建設書香中國的自覺擔當。”長沙市委宣傳部負責人表示。
長沙人愛讀書,“書香長沙”氛圍濃厚,長沙人會做書,“出版湘軍”聞名遐邇,大力擦亮長沙印刷的成色與影響力,打造印刷高地,是長沙以文塑城的必然邏輯。
近年來,長沙以網紅城市的姿態出圈,背后是產業網紅的強力支撐,是一座城市治理能力、治理體系,城市品質、文化形象的新的提升。讓網紅城市長紅,關鍵在于讓網紅成為一個有高度、有溫度、有厚度的存在,把文藝、文旅、文創、文產等方面的工作,融入“三高四新”戰略,融入長沙中游城市群發展,在更高層面奏好交響曲。
打造中國南方書刊印刷基地,既能優化全國印刷產業結構,助力產業梯度轉移,推動全國印刷業均衡發展,同時能成為全國印刷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點。
據悉,作為長沙打造中國南方書刊印刷基地的平臺支撐,長沙印博會已經得到中國印刷技術協會和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協會支持,慶祝建黨100周年——“百年紅色印刷”主題展暨2021中國印刷產業高峰論壇將于今年下半年在長沙舉行,在印刷行業新發展理念的引領上、在新發展模式的探索上,以及新發展項目的展示和新產品的推廣上,將再次發出長沙之聲。
2020年,“曲一線”將北方印刷業務轉移到長沙,由凌宇等10家企業參與印刷。今年,曲一線計劃將大部分印刷業務投向長沙。
“以前我們是希望把長沙業務留在長沙,而今不但湖南業務留在了長沙,大量外省業務也流向了長沙。”湖南凌宇紙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會開介紹,目前還有幾家北京公司在與他聯系印刷業務,迫切需要有更多長沙印刷企業全面協作才能共同完成。
飛速增長的外省印刷業務投放,是長沙印刷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從這里可見看出長沙打造南方書刊印刷基地的信心與底氣。
逆勢上揚,印刷產業鐘情星城
相比“電視湘軍”“出版湘軍”,長沙印刷行業的姿態似乎顯得低調。但一系列數據表明,長沙印刷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強勁發展態勢。
2019年,湖南印刷業產值僅次于廣東、浙江、山東、北京,居全國第五位。2020年,在疫情的強烈沖擊下,長沙印刷產業逆勢上揚,總產值173億元,增長4.8%。以湖南凌宇為例,2019年產值1億余元,2020年產值便達到3.4億元。
增長的巨大空間,大多來自于外省書刊印刷業務。目前,長沙已與全國眾多書商達成長期戰略合作。北部版塊方面,湖南天聞印務、雅嘉彩印等與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北京五三經典圖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等達成長期合作;鴻發印務、人民今典、湖南立信與北京人教社、外文社、人民社、團結社等達成長期合作;鳴翔印務與湖北書商達成長期合作。西部版塊方面,金鷹印務、湖南華商文化、湖南眾鑫印務與貴州、陜西、廣西等多家出版社達成長期合作;東部版塊方面,長沙超峰印刷、關山美印與江西多家出版社建立了良好合作關系,它們并將重點圖書精裝圖書發給了長沙超峰。
為什么會有這么多外省印刷業務流入長沙?
“近年來,長沙著力打造全國廣大書商心目中質優價好的印刷城市,在政策、設備、質量、服務、物流等方面不斷解決書商痛點,行業認可度不斷提高。”長沙市委宣傳部印刷處負責人表示。
長沙現有印刷企業640家,從業人員1.7萬人。2018年,長沙印刷產值2000萬以上的企業55家,5000萬以上的企業41家;到2020年,產值2000萬以上的企業達到91家,產值5000萬以上的達到45家,長沙印刷呈現出產業不斷集中、智能化程度躍升的特點,具備了廣泛承接外省業務的更多能力。
在綠色印刷成為主要發展趨勢的當下,長沙積極引導印刷企業入園發展,推動產業集群發展,在環保治理、智能化改造、產業集中度方面實現了大的躍升。今年一季度,31家印刷及相關配套企業在開福區和金霞經開區的大力支持下,全力打造智能化、綠色化、4.0版的長沙印刷科技文創產業園,不斷拓展承接全國印刷產業轉移空間。
同時,隨著國家四縱四橫高鐵網絡的搭建,以及航空、貨運物流的完善,長沙區位優勢明顯,在時效競爭日趨明顯的當下,長沙戰略地位愈加突顯。
創新創意之城的“印刷力量”
打造中國南方書刊印刷基地,是長沙印刷行業爭當實施“三高四新”戰略領頭雁,奮力打造國內大循環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發展格局,推動文化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創新之舉。
作為創新創意之城,長沙近年來科技創新成果顯著,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創新發展,將創新成果向產業高端化發展,尤其是長沙文化產業基礎雄厚,為長沙的印刷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經過多年培育,長沙印博會已經成為中部地區規模最大、綜合性最強的印刷行業盛會。
時間回到2020年6月8日—10日,為期3天的中部(長沙)印刷產業博覽會在湖南長沙舉行。這是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全國印刷行業首場大型線下展。
展出面積18000平方米,折合標準展位418個,全國近240家品牌企業參展,吸引20000名專業觀眾觀展……這個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期間舉行的印博會,不但是歷次長沙印刷產業博覽會中規模最大、參與企業最多的一次,也是活動最豐富、最具行業影響力的一次。
這次印博會,成為長沙本地印刷企業展示實力形象、爭取訂單業務的大好機會,除了雅嘉彩印、鴻發印務、雅高彩印、利德印務、瑪雅印務等印刷企業取得收獲外,更多小微企業還以聯盟的形式抱團參展,在印博會中嘗到了甜頭。這些中小企業聯盟中,不僅有印刷企業,還有紙張、油墨、膠水企業,涵蓋印刷業上下游產業鏈,競爭力大為提升,后續效應還在不斷顯現。
為進一步推動長沙印刷業高質量發展、提升長沙印刷業競爭力、擴大長沙書刊印刷影響力,今年,長沙率先全國出臺地方性書刊印刷高標準質量體系。
長沙書刊印刷質量體系,其特點一是覆蓋面廣,是一套完整的質量標準體系,包含印刷原輔材料要求、印刷質量要求、裝訂質量要求、成品質量要求、環保質量要求。二是參數高于國家書刊印刷相關標準。
以教材教輔的印刷標準為例,這套質量體系,要求以生產書刊的質量要求印制高標準教材教輔。裝訂質量方面,增加了白邊、小頁、勒口等要求,提高了裝訂強度等參數要求,同時在教輔產品上增加環保質量要求。
一向以質量要求嚴苛的北京“曲一線”,正是因為高度認同長沙印刷的生產質量,今年一開年,便大幅上調了在長投放業務。
是網紅長沙,亦是書香長沙
圖書、報刊等出版物印刷作為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進程中的作用突出。其中,出版物中的圖書印刷需求與國民教育業的發展是密不可分的,教育的進一步普及將帶動印刷市場穩定增長。
“著重在書刊印刷方面發力,打造中國南方書刊印刷基地,是我們助力建設書香中國的自覺擔當。”長沙市委宣傳部負責人表示。
長沙人愛讀書,“書香長沙”氛圍濃厚,長沙人會做書,“出版湘軍”聞名遐邇,大力擦亮長沙印刷的成色與影響力,打造印刷高地,是長沙以文塑城的必然邏輯。
近年來,長沙以網紅城市的姿態出圈,背后是產業網紅的強力支撐,是一座城市治理能力、治理體系,城市品質、文化形象的新的提升。讓網紅城市長紅,關鍵在于讓網紅成為一個有高度、有溫度、有厚度的存在,把文藝、文旅、文創、文產等方面的工作,融入“三高四新”戰略,融入長沙中游城市群發展,在更高層面奏好交響曲。
打造中國南方書刊印刷基地,既能優化全國印刷產業結構,助力產業梯度轉移,推動全國印刷業均衡發展,同時能成為全國印刷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點。
據悉,作為長沙打造中國南方書刊印刷基地的平臺支撐,長沙印博會已經得到中國印刷技術協會和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協會支持,慶祝建黨100周年——“百年紅色印刷”主題展暨2021中國印刷產業高峰論壇將于今年下半年在長沙舉行,在印刷行業新發展理念的引領上、在新發展模式的探索上,以及新發展項目的展示和新產品的推廣上,將再次發出長沙之聲。